圣母玫瑰园-天主教信仰生活纪实:神父们清贫的田园生活,耕田、喂鸡,葡萄园、红酒,一幅简朴自然的生活画面 

天主教信仰生活纪实:神父们清贫的田园生活,耕田、喂鸡,葡萄园、红酒,一幅简朴自然的生活画面

作者:原创 孙继生 慧言历史妙语古今时间:2021-06-09 00:54:58浏览: 1147次

天主教信仰生活纪实:神父们清贫的田园生活,耕田、喂鸡,葡萄园、红酒,一幅简朴自然的生活画面


回眸教会兴衰事,多少辛酸不言中!

祈祷与劳动是天主教信仰生活的传统理念,民国时期在中国的天主教会的神父修士身体力行,静默,虔诚,辛勤劳作,提倡简朴自然的信仰生活。

一,杨家坪圣母神慰院神父修士耕田、喂鸡、养牛,辛勤劳作,远离尘世,过着简朴自然的生活。


1883年,熙笃会来到中国,在河北涿鹿县南部太行山深处的杨家坪得到一大片由一位杨姓中国天主教徒捐赠给教会的山地。


杨家坪圣母神慰院

修士经过艰难跋涉,终于进入这块人迹罕至、虎狼出没的乱石滩,建立起亚洲第一座熙笃会隐修院,到1886年,这里正式建立了杨家坪圣母神慰院。

  

正在耕田的神父修士,一幅田园牧歌的生活画面。


他们严格实行熙笃会的会规,静默,虔诚,辛勤劳作,远离尘世,过着简朴自然并且与世隔绝的封闭生活。


正在喂鸡的杨家坪圣母神慰院的神父修士,祈祷与劳动、简朴与自然是他们的生活理念。


他们在一片乱石滩上艰难创业,平整土地,种植蔬菜和果树,达到自给自足。


到1926年,杨家坪神慰院已经有120名修士,基本上都是中国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熙笃会修道院。他们亲手生产的鲜奶、蔬果供应不断。


1947年8月29日至8月31日,杨家坪圣母神慰院被参加内战的军队洗劫一空之后,彻底烧毁。

二,天主教平凉教区,神父们经营的葡萄园和菜园。


西多会修道院的修道士们精益求精,不断追求着酿造出最好的葡萄酒。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人对信仰的执着和坚守,在他们的努力下,人们开始相信,最好的葡萄酒就在修道院。


西多会和白衣修道士们,被后人们认为是精耕细作的欧洲传统酿酒风格的源头。


天主教会进入中国后,葡萄酿造技术也传入中国。


葡萄成熟了。高金鉴神父在葡萄园进行技术指导并和员工一起留影。


高金鉴于1930年5月2号被任命为平凉宗座监牧,进一步完善公教诊所,使之成为当时平凉最大的西医机构,兴办慈善事业,设立安老残障院和育婴院收留孤寡老人和弃婴。


天主教平凉教区西班牙传教士在平凉北门外菜地种菜


高金鉴提醒传教士,吸引人们信仰基督的好方法不是靠身份种族或说服人的有力论点,而是靠真正的谦逊和爱德。


三,马利诺外方传教会的神父们果园采摘与田园收获。


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是唯一一个美国本土天主教教会向中国派出传教士的天主教会。

1936年马利诺外方传教会的神父们与教友一起采摘水果,共同享受丰收的喜悦。


1950年,梧州。Joe Pulaski神父和当地民众一起在收拾稻谷。

玛利诺会修女院自己经营的小菜园

修女们每天除了专门的时间进行祈祷、冥想和学习圣经、读书以外,还要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和工作。


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在梧州传教期间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直观地反映了民国时期梧州的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等,具有文字资料不可替代的价值。


四,鄂尔多斯圣母圣心会的传教士, 天主教神父从欧洲引进新型农牧品种和啤酒花,给当地农牧民带来脱贫致富的机会。


天主教传教士引进的新蔬菜品种造福了当地百姓。


 天主教神父从比利时和荷兰进口的新型土豆、新型大麦种,在这里也相当受欢迎。比利时的亚麻布、粮食、三叶草和啤酒花也为当地带来可观的收益。


鄂尔多斯本是一片荒原,然而圣母圣心会的传教士坚持证明在这里再造林是可行的。蒙古人也尊称他们为“植树人”,旅行者们只要看到在地平线成排的树木,就会知道他们到达了当地的天主教会。


平均每年每个传教站都会借给邻近的贫困农民至少20至30头的牲畜。

1878年,费尔林敦神父驱赶着他从300公里外买来的100头牛,徒步20天穿越了鄂尔多斯草原。因为当地农民的牛都罹病而死,这100头牛是特别用来救济传教区内的中国和蒙古农民。


五,维西茨中,法国神父不仅带来了福音,也带来了法国葡萄种子,酿制出口感甘纯的玫瑰香葡萄酒。



一百多年前,两个法国的传教士骑着骡子或驴沿着“茶马古道”逶迤来到德钦升平镇,他们没有继续向西北进入西藏,而是由北向南转去了维西方向,他们的目的地是距德钦县城90公里的燕门乡茨中村——一个隐藏在香格里拉澜沧江峡谷里的彼岸小村。

首批到达云南的神父与小维西学校学生,他们是维西的开拓者。


传教士们将法国特有品种“玫瑰蜜”带到了茨中。这个在法国已经灭绝了的品种,在教堂范围之内种植,澜沧江峡谷的气候特别合适这种葡萄的生长,后来通过教友相传在整个茨中区域大片种植发展起来,酿制出口感甘纯的玫瑰香葡萄酒,并成茨中的一大特色,并随着信众的传播扩散开来。


现在的茨中每家都懂得如何制作香醇的葡萄酒,每家都有成片的葡萄园,当地人都习惯喝着自酿维持了100年口味的红酒。



大约是在1951年,来茨中传教的第16位西方传教士、大胡子的法国神父被驱逐出境。

村民们为骑着骡子南行出境的神父送行,他们跪在地上划十字,哭一程送一程……

回眸教会兴衰事,多少辛酸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