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伯多禄后书》的语气与文笔和伯前有显着的不同,因而有不少人怀疑本书是出于伯多禄之手;不过这种怀疑实属多馀,因本书信信首,明言写信人是伯多禄宗徒(1:1),并且在信内作者曾说自己瞻仰过耶稣显圣容(1:17, 18)。前后二书的语气与文笔之所以不同,圣热罗尼莫认为是作者用了不同的代笔人,大部份学者皆以此说为是。
伯后的收信人与伯前相同。作者写本书的动机,似乎是因接到了有关读者的一些消息,得知他们所处的环境较前更为恶劣,此时,除遭受政府方面的迫害外,在教会以内也发生了不少错误思想,因有些假教师潜入教会,扰乱信友(2:1-3, 11)。所以作者写这信的目的,除安慰鼓励信友外,特别是为驳斥那些假教师的谎言谬论。
本书写作的时间,按1:14所记,应在作者逝世前不久,即约在公元六六至六七年间,其时保禄大约再度被捕入狱。写作的地方仍是罗马。
本书有不少地方与《犹达书》的内容相似,这极可能是伯多禄参考过《犹达书》,他认为《犹达书》所写的,颇适合他的读者所处的环境,因而采用了一些语句。
本书除致候辞(1:1, 2)和结尾语外(3:17, 18),可分为两大段:
第一段(1:3-21):劝勉信友注重修德行善的实际生活;
第二段(2:1-3:16):特别驳斥假教师们的邪说谬论。
此外,读者读本书时,应注意伯多禄在3:15,16对保禄的书信所说的话。
| 旧约 | |
| 创世纪 | 出谷纪 |
| 肋未纪 | 户籍纪 |
| 申命纪 | 若苏厄书 |
| 民长纪 | 卢德传 |
| 撒慕尔纪上 | 撒慕尔纪下 |
| 列王纪上 | 列王纪下 |
| 编年纪上 | 编年纪下 |
| 厄斯德拉上 | 厄斯德拉下 |
| 多俾亚传 | 友弟德传 |
| 艾斯德尔传 | 玛加伯上 |
| 玛加伯下 | 约伯传 |
| 圣咏集 | 箴言篇 |
| 训道篇 | 雅歌 |
| 智慧篇 | 德训篇 |
| 依撒意亚 | 耶肋米亚 |
| 耶肋米亚哀歌 | 巴路克 |
| 厄则克耳 | 达尼尔 |
| 欧瑟亚 | 岳厄尔 |
| 亚毛斯 | 亚北底亚 |
| 约纳 | 米该亚 |
| 纳鸿 | 哈巴谷 |
| 索福尼亚 | 哈盖 |
| 匝加利亚 | 玛拉基亚 |
| 新约 | |
| 玛窦福音 | 马尔谷福音 |
| 路加福音 | 若望福音 |
| 宗徒大事录 | 罗马人书 |
| 格林多前书 | 格林多后书 |
| 迦拉达书 | 厄弗所书 |
| 斐理伯书 | 哥罗森书 |
| 得撒洛尼前书 | 得撒洛尼后书 |
| 弟茂德前书 | 弟茂德后书 |
| 弟铎书 | 费肋孟书 |
| 希伯来书 | 雅各伯书 |
| 伯多禄前书 | 伯多禄后书 |
| 若望一书 | 若望二书 |
| 若望三书 | 犹达书 |
| 默示录 |